欢迎来到 ins批量协议号
全国咨询热线: 020-123456789
联系我们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话:020-123456789

传真: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新闻中心
开门迎客!五一来白鹅潭赴一场非遗之旅
  来源:ins批量协议号  更新时间:2024-06-14 05:58:32

开门迎客!开门五一来白鹅潭赴一场非遗之旅_南方+_南方plus

5月1日,广州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白鹅其中,潭赴作为“湾区非遗珍宝盒”,场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下简称“非遗馆”)为公众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开门“非遗嘉年华”,除非遗展示项目、迎客遗展演项目、白鹅户外快闪活动外,潭赴还有多位非遗传承人到场互动,场非非遗集市也将持续整个“五一”假期。

作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组成部分,非遗馆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04万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区、专题展厅、传承工坊等三个板块。展陈以一棵向上生长的“榕树”作为空间主题形象,将“家国根脉”融入叙事脉络之中,蕴藏岭南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奥秘。

20000多个人物、7000多棵树、1000多只鸟……湾区同心展厅内,一幅4米多长的《湾区同心》可谓是妥妥的“顶流”,该作品由象牙雕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张民辉及其团队用13吨牛骨精雕细琢而成,气势雄浑,栩栩如生,宛如一幅湾区立体“清明上河图”,带你畅游粤港澳大湾区11城文化地标,跨越山海,湾区同心。

落刀如鬼神,核上刻春秋。在榄雕展示区,只见非遗传承人曾宪鹏左手固定着不过拇指大小的榄核,右手紧握特制刀具细细刻画。“像雕刻这样的一条船需要花一周的时间,光是船头的锁链就要用上2天。”曾宪鹏介绍,创作榄雕作品,要经过选料设计、开粗毛坯、雕刻成型、打磨等步骤,刀起刀落间的学问,皆需时间的沉淀。

在市场化的今天,如何培养技艺的传承人,成为了曾宪鹏如今思考的问题。曾宪鹏表示,为了安全和方便,他特别改良了新的刀具,方便更多人学习和推广榄雕。“常规的榄雕要学三年,通过改良成10节课后,很多人就开始上手了。”他不仅到广州中小学课堂讲授非遗课,还给学校的艺术老师讲课,让他们将“榄雕”的种子种进更多孩子心中。“只有当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认识榄雕,尊重这个行业,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振兴”。

“潮州工夫茶艺有21个主要步骤,包括茗倾素纸、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非遗传承人龙素芳带来了潮州工夫茶的展示。她介绍,潮州工夫茶艺的特点是用小壶、小杯、高温开水冲泡乌龙茶类,以求达到色、香、味、形“四美”的境界。

工夫茶艺既是一种茶道形式,也是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不仅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他们待人接物、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被誉为“潮汕人的灵魂”。2022年,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拾级而上,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东莞千角灯、岭南一年四季的民俗、马克龙松园下午茶的原版屏风……展厅内一步一景,还能在现场与广府、客家、潮汕等各地匠人不期而遇,感受广式家具、藤编、瑶族银饰、石湾陶塑、阳江漆器、枫溪瓷等特色非遗项目与各地生活场景的无限链接,近距离体验非遗魅力。

“中华第一灯”东莞千角灯

“中华第一灯”东莞千角灯

“太美了!这些工艺品简直巧夺天工。”从化区的李阿姨早上7点半就从家里出发了,她说,自己现场拍了很多张照片,要把这些岭南独特文化记录下来,发给外地的朋友们一饱眼福。

粤绣展区则带来了广绣的免费体验,非遗传承人王新元介绍,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包括广绣和潮绣两大分支,广绣因纹理清晰、针法细腻、擅“留水路”,在广东家喻户晓,“留水路”是广绣的传统技法,指每一个相邻的刺绣面积起针和落针之间,会留出0.5毫米左右的等距离,形成镂空的线条。

“这次带来了很多简单易上手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更多人体验到广绣的魅力。”王新元说,现场有不少小朋友前来体验,很快就绣出了自己的小作品。

据了解,“五一”期间,非遗馆内还设有“发现·非遗新视界”沉浸式场馆漫游及互动集章打卡活动,为青年观众提供场馆另类“打开方式”;馆外,生猛鲜活的英歌,振奋人心的武术,节奏欢快的瑶族长鼓舞,还有禾楼舞、麒麟舞等精彩节目将于中心广场轮番上演,展现非遗赋能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新面貌、新风采。

闲暇时光,不妨来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行走于岭南千年历史的画卷中,邂逅非遗之美。

【记者】杨娉婧

【来源】南方农村报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ins批量协议号   sitemap